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青少年网络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青少年网络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什么是上网青少年模式?
青少年模式指的是2019年3月,由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牵头,主要短视频平台和直播平台试点上线的“青少年防沉迷系统”,该系统会在使用时段、时长、功能和浏览内容等方面对未成年人的上网行为进行规范。截至10月,已有53家网络***和直播平台上线了“青少年模式”。
由于是非强制性使用,“青少年模式”在各网络平台上的具体设置并不完全相同。但通常都包括:进入或退出模式需输入提前设置的四位密码;进入“青少年模式”后,每次使用时长累计不能超过40分钟,40分钟后,如要继续使用,则需再次输入密码;此外,每日22时至次日6时,如要使用短***app,也必须输入密码。以上设定可有效帮助家长控制孩子上网的时间和时长。
此外,“青少年模式”通常还禁止使用平台的打赏、充值、提现、直播、发布观点等功能。而内容方面,推送给用户的也多为适合青少年观看的学习课程、科普知识等。
青少年模式漏洞大。根据有关部门要求,主要网络平台通常都会设置青少年模式。但记者却发现其中漏洞不小:切换至青少年模式后,记者仍能在微信中搜索出大量纯文字“污语言”表情包;在此前加入的QQ群中依然可以浏览涉黄信息。
不仅如此,记者发现,多家网络平台上线的青少年模式对用户均无强制性。用户只需输入密码即可自由关闭青少年模式。多名受访家长表示,这仅对使用家长手机上网的孩子能起一定作用,对自己拥有手机的青少年则效果甚微。
“青少年模式”属于技术保护范畴,其作用的发挥需要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对未成年人网络行为的有效监护。在未成年人过度使用短***的事件中,监护人缺位问题比较突出。因此,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要注重提升自身的网络素养,教育引导未成年人养成良好的网络行为习惯。
禁止青少年上网的法律规定?
1、《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第三十条明确规定,不得接纳未成年人进入营业场所。
2、文化部出台的《关于加强网络文化市场管理的通知》,要求网吧等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必须实行消费者入场登记制度和场地巡查制度,严禁网吧等营业场所容留未成年人夜间上网。
你认为我们必须让青少年远离网络吗?
不,我认为青少年不应该完全远离网络。网络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获取信息、交流和***的重要渠道之一,对于青少年的成长和发展也有着积极的作用。
当然,网络中也有一些不良信息和风险,如***、暴力、欺诈等。但是,我们不能因为存在这些风险就全面禁止青少年接触网络。相反,我们应该引导青少年正确使用网络,提高他们的网络素养和安全意识,让他们能够辨别和防范网络风险。
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一些措施来保护青少年的网络安全,如家长监督、学校教育、社会监管等。在家庭中,家长可以监督孩子的上网行为,引导他们正确使用网络;在学校中,教师可以开展网络安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提高网络素养和防范意识;在社会中,***和社会组织也可以加强网络监管和治理,维护网络的安全和稳定。
总之,青少年不应该完全远离网络,但我们需要引导他们正确使用网络,提高他们的网络素养和安全意识,同时***取措施来保护他们的网络安全。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青少年网络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青少年网络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