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路由器 交换机 交换线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路由器 交换机 交换线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交换机之间的网线可以随意替换么?
交换机之间的网线可以随意替换,但是在没有VLAN、 没有端口绑定 的情况下可以随便插。
补充:如果你使用了VLAN,但是你的网络没有按交换机端口来划分VLAN;或者你的网络使用了某种策略来划分VLAN,但是策略里不包括交换机端口。那么你也可以随便插。
数据包在路由器中是如何进行传输和交换的?
应用层产生数据流,
到传输层后,进行数据流的分段和初步校验
到网络层,分段后的数据被打包,称为数据包.数据在这里被路由选路.
当数据包进入数据链路层后,就被加上mac地址等字段,封装为数据帧.这里也进行一次校验.
补充:如你所看上面我告诉你的,你从网络层开始看就行.我把osi的7层作用写出来,是让你串联知识点.当然路由器是3层设备,它只需要知道IP就够(也就是数据包),至于上层的是什么它可以不管.不过现在市面已经有多层交换机,可以连传输层的会话端口也管上.这里也是拓展一下.
至于你的第二个问题,数据包每被路由器交换一次,或是说每经过一跳.包头的源IP,数据帧里的源和目的MAC地址也改变,但目的IP地址永远不改变.
路由器间的通信只管封装IP包,到了交换机才封装帧头.这点你得清楚,如果路由器连帧头的封装都管,难道叫它为第2和3层设备?!就目前来说,只有3层交换机做得到这点,其他一概不能.
交换机没有路由功能是怎么交换数据的?
在回答您这个问题之前,需要带您先了解一下三层交换机和二层交换机的区别。
三层交换机就是具有部分路由器功能的交换机,工作在OSI网络标准模型的第三层:网络层。三层交换机的最重要目的是加快大型局域网内部的数据交换,所具有的路由功能也是为这目的服务的,能够做到一次路由,多次转发。
二层交换机工作于OSI模型的第2层(数据链路层),故而称为二层交换机。二层交换技术的发展已经比较成熟,二层交换机属数据链路层设备,可以识别数据包中的MAC地址信息,根据MAC地址进行转发,并将这些MAC地址与对应的端口记录在自己内部的一个地址表中
从以上可以看到三层交换机是通过IP路由去交换数据的,而二层交换机工作在2层数据链路层,只能识别数据报文中的MAC地址信息进行数据交换。
1、Cut-Through:直通模式
当输入端口检测到一个数据包时,就检查该包的包头,根据包内的目的地址把数据包直通到相应端口。
优点:这种方式不需要等数据包接收完就开始转发,交换速度快,延迟非常小。
缺点:不提供错误检测服务,有可能将出错的数据包转发出去。也不提供缓存,不能将速率不同的端口直接接通,而且容易丢包。
2、Store-and-Forward:存储转发
通信领域的数据交换,主要分成: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我们现在主要用分组交换,又可以分成两种:
1.根据MAC地址进行数据交换
这是典型的交换机使用的数据交换方式,报文来到交换机接口后,交换机查找系统里的MAC表,该表记录了MAC地址和接口对应关系,如果查不到该报文从哪个接口出去,就把报文从其他所有接口都发出去,并且把该报文的源MAC地址和入接口对应起来,存放到MAC表中。
(2)根据IP地址进行数据交换
这是典型的路由器的数据交换方式,报文来到路由器接口,路由器会查找路由表,路由表记录IP地址和接口的对应关系,通常路由器每个接口对应一个IP网络。
实际应用中,当在同一个网络内通信时,只能使用交换机,当要跨网络通信时,又要用到路由器,这样一来,路由器和交换机都需要购买才能实现同网络和跨网络通信,聪明的设备厂商,就研发出了三层交换机,具备同网和跨网通信能力。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路由器 交换机 交换线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路由器 交换机 交换线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