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定级指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定级指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网络安全事件根据什么因素分级?
网络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等级由两个定级要素决定:等级保护对象受到破坏时所侵害的客体和对客体造成侵害的程度。
1,受侵害的客体:
等级保护对象受到破坏时所侵害的客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二是社会秩序、公共利益;三是国家安全。
2,对客体的侵害程度:
对客体的侵害程度由客观方面的不同外在表现综合决定。由于对客体的侵害是通过对等级保护对象的破坏实现的,因此,对客体的侵害外在表现为对等级保护对象的破坏,通过危害方式、危害后果和危害程度加以描述。等级保护对象受到破坏后对客体造成侵害的程度有三种:一是造成一般损害;二是造成严重损害;三是造成特别严重损害。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与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有什么区别?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是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的升级版,其实就是一系列的等级保护制度。业内习惯把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标准称为等保2.0标准,而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相关的标准称为等保1.0。不仅仅是名称的变化,等保2.0的对象更广,网络安全防护重点更注重主动防御,因此在相关的等级保护测评要求也做了调整,并且对新增的大数据、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等等对象也指定了对应的拓展要求。其外,企业们也许更关注等级保护测评方面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要等保三级以上的系统需要每年测评一次。其他内容建议可以找相关的定级指南和技术要求文档对比阅读。
等级保护和分级保护有什么区别?
分级保密是针对涉密网来说,等级保护是针对非涉密网来说,并且分级保护是由国家保密局发起的,推广带有强制性的,等级保护是公安部门发起的,执行力相对分保要弱一点。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是对信息和信息载体按照重要性等级分级别进行保护的一种工作,在中国、美国等很多国家都存在的一种信息安全领域的工作。
在中国,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广义上为涉及到该工作的标准、产品、系统、信息等均依据等级保护思想的安全工作;狭义上一般指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办法》规定,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坚持自主定级、自主保护的原则。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等级应当根据信息系统在国家安全、经济建设、社会生活中的重要程度,信息系统遭到破坏后对国家安全、社会秩序、公共利益以及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的危害程度等因素确定。
向左转|向右转
涉密信息系统分级保护是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等级保护在涉密领域的具体体现。
分保是针对涉密网来说,等保是针对非涉密网来说。并且分保是由国家保密局发起的,推广带有强制性的。等保是公安部门发起的,执行力相对分保要弱一点。
等级保护和分级保护有什么区别?
分级保密是针对涉密网来说,等级保护是针对非涉密网来说,并且分级保护是由国家保密局发起的,推广带有强制性的,等级保护是公安部门发起的,执行力相对分保要弱一点。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是对信息和信息载体按照重要性等级分级别进行保护的一种工作,在中国、美国等很多国家都存在的一种信息安全领域的工作。
在中国,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广义上为涉及到该工作的标准、产品、系统、信息等均依据等级保护思想的安全工作;狭义上一般指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办法》规定,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坚持自主定级、自主保护的原则。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等级应当根据信息系统在国家安全、经济建设、社会生活中的重要程度,信息系统遭到破坏后对国家安全、社会秩序、公共利益以及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的危害程度等因素确定。
向左转|向右转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定级指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定级指南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