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路由器里找不到交换机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路由器里找不到交换机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交换机和路由器有IP地址吗?
是的,交换机和路由器都有IP地址。
在以太网交换机中,每个端口都有一个唯一的物理地址,即MAC地址。但是,对于网络管理和配置目的,交换机通常也可以配置一个IP地址,以便进行远程管理和监控。
而路由器则更常见地使用IP地址。路由器是在多个网络之间转发数据包的设备,它需要使用IP地址来确定数据包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并进行路由决策。路由器通常有多个接口,每个接口都可以配置一个IP地址,以便与其他网络进行通信。此外,路由器还可以配置其他网络协议,如OSPF或RIP等,来交换路由信息。
因此,虽然交换机和路由器的主要功能不同,但两者都可以配置和使用IP地址。
交换机和路由器都可以拥有IP地址。交换机主要用于局域网内的数据交换,可以通过配置IP地址来管理交换机。路由器则是用于不同网络之间的数据交换,也需要配置IP地址来实现路由功能。在网络中,交换机和路由器的IP地址一般是用于管理和配置设备,而不是用于数据传输。因此,虽然IP地址是交换机和路由器的必要组成部分,但并不是它们最重要的功能。
交换机没有路由功能是怎么交换数据的?
在回答您这个问题之前,需要带您先了解一下三层交换机和二层交换机的区别。
三层交换机就是具有部分路由器功能的交换机,工作在OSI网络标准模型的第三层:网络层。三层交换机的最重要目的是加快大型局域网内部的数据交换,所具有的路由功能也是为这目的服务的,能够做到一次路由,多次转发。
二层交换机工作于OSI模型的第2层(数据链路层),故而称为二层交换机。二层交换技术的发展已经比较成熟,二层交换机属数据链路层设备,可以识别数据包中的MAC地址信息,根据MAC地址进行转发,并将这些MAC地址与对应的端口记录在自己内部的一个地址表中
从以上可以看到三层交换机是通过IP路由去交换数据的,而二层交换机工作在2层数据链路层,只能识别数据报文中的MAC地址信息进行数据交换。
1、Cut-Through:直通模式
当输入端口检测到一个数据包时,就检查该包的包头,根据包内的目的地址把数据包直通到相应端口。
优点:这种方式不需要等数据包接收完就开始转发,交换速度快,延迟非常小。
缺点:不提供错误检测服务,有可能将出错的数据包转发出去。也不提供缓存,不能将速率不同的端口直接接通,而且容易丢包。
2、Store-and-Forward:存储转发
通信领域的数据交换,主要分成: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我们现在主要用分组交换,又可以分成两种:
1.根据MAC地址进行数据交换
这是典型的交换机使用的数据交换方式,报文来到交换机接口后,交换机查找系统里的MAC表,该表记录了MAC地址和接口对应关系,如果查不到该报文从哪个接口出去,就把报文从其他所有接口都发出去,并且把该报文的源MAC地址和入接口对应起来,存放到MAC表中。
(2)根据IP地址进行数据交换
这是典型的路由器的数据交换方式,报文来到路由器接口,路由器会查找路由表,路由表记录IP地址和接口的对应关系,通常路由器每个接口对应一个IP网络。
实际应用中,当在同一个网络内通信时,只能使用交换机,当要跨网络通信时,又要用到路由器,这样一来,路由器和交换机都需要购买才能实现同网络和跨网络通信,聪明的设备厂商,就研发出了三层交换机,具备同网和跨网通信能力。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路由器里找不到交换机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路由器里找不到交换机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